
辣椒是我县的传统产业。大坪镇通过政府引导、企业带动、群众参与,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。农户种植的辣椒“辣”出了效益,也“辣”出了火红的生活。
走进大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,现场摆放的朝天椒、艳红辣椒、灯笼椒、螺丝椒、樟树港椒、墨西哥椒等十多个品种的辣椒吸引了我们的目光,这些产品都是产业园现场采摘的,据了解,产业园不仅辣椒品种多,种植规模也是历年之最,目前,大坪镇引进了三家农业企业,带动了周边五个村800多户农户发展产业,发展了两个辣椒种植示范基地。
贫困户袁满华是产业园种植户之一,夫妻俩以前一直在家种田,收入微薄,加上母亲长期卧病在床,生活不能自理,家庭更是困难。去年,镇村干部开展认亲帮扶,引导袁满华夫妻到基地种大棚蔬菜,帮他流转土地,并提供技术指导和5万元的免息贷款。袁满华开始走上了蔬菜种植致富路。今年,他和妻子承包了22个大棚,种植辣椒、西瓜和玉米等蔬菜。针对夫妻俩在种植技术、销售等方面经验不足,大坪镇党委、政府经常派专家过来进行技术指导,镇干部进驻产业园帮助其协调种植过程中相关问题,并联系龙头企业保底收购,袁满华夫妻俩把心思用在种植、采摘上即可。
大坪镇大坪村贫困群众 袁满华:现在种这个辣椒也还可以,有政府的帮助,销售也不是问题,这个小小的辣椒也能帮我们发家致富,生活也会越来越好。 袁满华告诉记者,现在基地里每天能采摘蔬菜2000斤左右,并且有老板过来收购,也不用担心销量问题,预估今年收入有10万元以上。从贫困户到示范户,袁满华绿色蔬菜种出小康路。下一步,他打算继续发展辣椒种植,对于产业发展他总是信心满满。
而在另一头的种植大户宋柳兵,曾在上海一家电动车制造厂担任主管,薪水较高。有着农业情怀的他,2015年回到家乡发展蔬菜产业。去年在大坪镇党委政府的宣传引导下,来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大棚辣椒种植。政府帮助他建起了标准化大棚,平整了土地,修好了机耕道和排水设施,还开设了种植培训课程,现在他的辣椒基地上迎来了丰产。
大坪镇种植大户 宋柳兵:抓住一个核心,绿色防控,有机生产,我今年像这种8号线椒广东叫8号线椒,产量非常高,亩产至少可以达到一万斤以上,也吸引了周边湘粤赣省份的客商,基本上销路是供不应求。宋柳兵种植的21个大棚蔬菜,今年长势很好,在广州、深圳等地区非常抢手,预计每个大棚可摘1.5万斤,每个大棚产值达2万元左右。
大坪镇副镇长 范友林:我们为了更好的发展产业,带动周边的群众增产增收,我们镇里面为我们的种植户包括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,从土地流转到技术的提供,与种植户签订购销合同,我们下一步打算就是,把我们汝城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辣椒集旅游、集观光、集辣椒博物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,确保我们的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。
今年我县种植辣椒面积达12万亩,年产24万吨,年生产产值7亿多元,加工产值11亿多元。小辣椒成为了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火红产业。
责编:何慧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